新昌养生网

您现在的位置是:网站首页>养生文化

养生文化

规范乱象丛生的养生节目需开“组合药方”

新昌养生网2023-06-14养生文化养生气功有哪些
养生素食加盟店,养生气功有哪些,三伏养生中药,规范乱象丛生的养生节目需开“组合药方”,养生素食加盟店,养生气功有哪些,三伏养生中药当今社会,健康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焦点,大量养生类电视节目日趋火爆。然而随之引发的养生类节目良莠不齐、龙

规范乱象丛生的养生节目需开“组合药方”

规范乱象丛生的养生节目需开“组合药方”,

养生素食加盟店,养生气功有哪些,三伏养生中药  当今社会,健康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焦点,大量养生类电视节目日趋火爆。然而随之引发的养生类节目良莠不齐、龙鱼混杂等问题也广为诟病。近日,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达通知,明确电视养生节目只能由电视台策划制作,不得由社会公司制作,严禁以养生类节目的形式发布广告,同时,对节目主持人邀请嘉宾的资质均做出严格规定。国家对于规范养生类节目的决心和力度可见一斑。那么,养生类节目当前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?此次整顿又将从哪些方面有利于今后养生类节目的健康发展?对此,光明网记者采访到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顾问、中医药文化分会秘书长、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温长路教授,聆听他对这一问题的深入剖析。以下为文字实录。

  养生素食加盟店,养生气功有哪些,三伏养生中药纵观近年来火爆的养生市场,应该说它的主流是的积极的。但面对“来势汹涌”的养生潮,养生节目也出现了泥沙俱下的现象,诸多乱象层出不穷。而养生专家作为决定养生节目质量的首要因素,当前却问题丛生,一些所谓的专家及其言论也走上弯路。

  首先,养生专家队伍良莠不齐。有些所谓“专家”只是徒有虚名,并没有真正的专业水平和素养,有些甚至是根本不具备医学知识和资历的社会人士,仅仅读过为数不多的几本相关书籍,或仅具备一定文学水平和历史知识,便加工创造,打着“养生”的旗号夸夸其谈,混淆视听。尽管所讲内容听来似乎也头头是道,然而毕竟由于缺乏医学资质,他们自己对内容本身都不甚了解,更毋庸说将深奥的医学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授给普通观众。而作为普通观众,受自身知识体系所限,又无法辨别真伪,区分出浑水摸鱼的“专家”。另外,在中国长期以来的认识体系中,人们会约定俗成地认为凡是报纸电视上出现的信息,真实性是无需怀疑的。

  去年10月,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就曾曝光一位叫高寒的专家,他引在节目中宣传日常保健知识、并解决各类疑难杂症而受到观众欢迎。然而事情的真相是,这个本名“李振东”的人,根本不具备行医资格,仅拥有公共营养师证书——这是一个用于服务健康人群的证书,其宣称的北京大学讲师更是子虚乌有。

  其次,有些专家提倡的养生理念本身存在漏洞。养生节目所要面对的受众群体十分庞杂,他们性别不同,年龄各异,生活地域千差万别,故个人的健康状况也大不相同。电视节目的养生专家却往往缺乏针对性,片面追求一些共性养生方案,违背医学上强调的因人、因时、因地制宜理念,以及药物的“辩证论吃”原则。任何药物,只有当一个人它有切实需求的时候,它才具体地对这个人是上佳的良方;相反,若没有需求,它便毫无用处甚至伤身。而专家通常会单纯强调某种食物的正面效果,对其副作用及不适应症却一笔带过甚至避而不谈。

  以人参为例,它提升正气,会使气虚的人群精神焕发。但有些人内火旺盛,人参则会引发鼻血、痤疮、甚至痔疮下血等一系列症状。若专家不将具体情况阐述清楚,只片面强调人参的好处,体质不宜的人群服用后,后果便可想而知。又如,由于猪蹄富含丰富的胶原蛋白,深受爱美女性的青睐,因而常常成为诸多养生节目中被屡受推荐的“宠儿”。然而事实上,由于猪蹄本身脂肪含量较高,对于脂肪肝、高血压患者及肥胖人士害大于利,而这些却不会被养生专家所提及。

  再次,一些养生专家在节目中过度强调“药补不如食补”的理念,加之民众“是药三分毒”等思想根深蒂固,导致一部分人过分依赖和迷信养生节目,生病不及时就医,希图依靠节目中提供的某些偏方治愈疾病。事实上,同大多数事物一样,养生也是过犹不及,对养生不能赋予过高的希望。所谓养生,更多的是一种未雨绸缪的思想,一种防微杜渐的理念,但它毕竟无法同与医生指导下的治疗原则无法相提并论,不能解决疾病尤其是一些严重疾病已经侵袭健康时的诸多问题,更无法使人长生不老。而专家对此的阐述往往囫囵吞枣,只注重普及养生知识和一些建议偏方,却不正确引导大众在何种阶段采取措施应对疾病,其结果便是一些疾病患者就医观念日益弱化,贻误治疗时机,严重的还可致病情恶化。一位东直门医院的医师就对此深有体会。他曾经接诊过一位病人,病人表示自己长期便秘,通过养生节目了解到大豆通便,便大量服用,然而一个星期过后,不仅症状未能减轻,还腹胀难忍。其实,大豆有利通便的作用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的,但它却是一种不易消化食品,大量使用,人体难以消化,反而有害健康。

  纵养生节目乱象丛生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,在市场调节作用下,商业因素的介入也会促使一些养生节目驶入歧途。诚然,部分媒体鉴别人员的能力的确有待提高,他们与医学部门沟通不够,未能甄别真正有资历的医学专家。但不可否认,也确实存在一些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媒体,并非将秉民众健康负责作为节目宗旨。他们出于节目效应的考虑,力邀一些能够吸引眼球、炒热气氛、赚取收视率的专家,言语天花乱坠却专业知识贫乏。然而,医学是一门严肃的科学,缺乏科学理论证实的养生理论,不能与真正的养生科学划等号。只有经受科学研究,以及长期实践磨练检验的知识,才能上升为科学,而这个过程则只能由具备深厚功底的专业人员才能完成。

 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,以“牛奶是牛喝的,不是人喝的”“一天一个鸡蛋,后果就是心脏病”等惊人之语名噪一时的“排毒教父”林光常,他打着“坚持良心,说其他专家不敢说的话”旗号,博取观众大量信任。但最终他的下场,却因营养餐害人致死被台湾警方逮捕,判处7年监禁。事实证明,这个有着博士光环和海外求学经历的“专家”,是一个仅有中专文化水平的江湖骗子。而许多电视台虽明知其身份和言论作假,但考虑到在观众中的影响力,仍然屡邀林光常参与节目。

  与此同时,部分企业为推销自身产品,也会同一些专家及媒体形成默契,将其产品夹带进入养生节目当中。这事实上构成一种隐性广告的行为。广大电视观众对于铺天盖地的硬性广告往往是深恶痛绝的,但一旦广告以“润物无声”的变相方式,特别是和养生这样一种具备较强观众基础的节目巧妙捆绑,便会造成“温柔的假象”,其本身宣传产品的目的也在所谓的传授保健知识掩护下极具隐蔽性,在神不知鬼不觉中被一些不明就里的观众所接纳。

  此前,有关部门曾对目前全国省级卫视播出103档养生节目进行调查,结果却令人不寒而栗。其中,达标节目仅有9档,绝大多数都在举养生之名行推销保健品之实。近期被叫停的一档节目《杏林好养生》就曾屡次在节目中推销产品。某期节目中,主持人与嘉宾循循善诱,将过度夸大成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,并在客服热线中宣传铁皮石斛加工的胶囊、口服液等各种保健品,一个疗程的费用近4000元。

  值得一提的是,广告毕竟是广告,不否认某些产品也许同药物、食物存在一定联系,能够起到一定作用,但其作用是否被过分夸大,是否会同时引发负面效果,其作用的发生又是否具备条件,这些问题在节目中无法找到答案。一位购买过《杏林好养生》保健品的老人后来透露道,第一个疗程确实有效,血压也确实有所降低,但之后却迅速飙升,甚至超过服用之前的数值。

  当然,在这个利益链条的构成中,相关人员的管理缺位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。事实上,对养生节目的把控需要统筹兼顾、多管齐下。对专家、媒体、以及产品生产等多个市场主体都要层层把关,加大部门间的监督协调。

  养生热的形成过程中,媒体宣传功不可没,使人们以往对于养生朦胧的、一知半解的认知便日趋明确化,使养生从只属于少数群体的个别行为,转变为被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普遍风气,因而,我们不能因为当前养生节目出现了一些乱象,就对它全盘否定。但同时必须承认,在“养生热”最初兴起、或者说方兴未艾的阶段,有些问题我们未能及时厘清,那么在当前已经持续升温的状态下,就更应当进入冷思考,理性反思,哪些方面应当继承发扬,哪些误区要及时抽身止步,哪些错误需要从根本上彻底杜绝。只有扬长避短,趋利避害,养生节目才能真正为民所用,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。

  近几年,政府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一些举措,例如之前新闻出版署曾对出版社的资质作出过规定,卫生部及国家中药管理局对专家素质也有过约束,培养了一批有实力的专家,并促进其与媒体的协调配合。近期,广电总局对养生节目再放大招,逐步解决养生节目中出现的不和之音。

  第一,对专家资质作出明确要求,受聘的医学、养生、营养等方面专家作为嘉宾的,该嘉宾必须具备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副高以上专业职称、资格,并在节目中据实提示。专家资质是养生节目的第一要因。作为传授知识的主体,若未能严格把关,造成的后果将是源头性的,从根本上阻碍群众接受科学理论和正确信息。

  第二,对媒体的指导理念作出规范。要求养生节目只能由电视台策划制作,不得由社会公司制作,凡在专家资源、节目资金、制作能力等方面不具备条件的电视台,不得盲目跟风制作养生类节目。这就避免了一些电视媒体希图利用养生节目的花样噱头和轰动效应,不惜以传播不当养生知识为代价,以扩大自身的话题性和影响力。最近,习主席提出:“文艺不要做市场的奴隶。”养生类宣传亦是如此。养生关系到千家万户,关系到日常起居,更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。我们反复强调民生,而群众健康便是最大的民生命题,没有健康的民族,富强的国家便无从谈起。另外,通过规定主持人的资质和素养,使养生类节目更具严肃性而非嬉笑打闹、娱乐大众甚至是哗众取宠,确保养生节目不走形、不变样。

  第三,此次规定严格规范节目制作播出、内容审查等各个环节,也体现出政府机制在把控养生节目中的有力作用,确保节目质量不打折扣。“养生热”作为一种市场的产物,如果不借助明确法令和严格监管,仅凭本身自流,问题的产生不可避免。强化审查,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有效途径,提高养生节目准入门槛,将可能出现的问题在节目播出前根治,将不和谐的因素铲除在萌芽时期,最大程度净化节目,避免转嫁给普通群众过重负担。因此我认为,此次规范养生节目的多项举措,对于理顺专家与媒体的关系,理顺播出节目与人民群众需求的关系,理顺养生宣传与国计民生大方向的关系,都大有裨益。

  此次出台的一系列举措,由制定到执行固然需要一个过程,但它毕竟可视作一个良好开端。在此基础上,辅以专家、媒体的自律意识,同时积极协助人民群众提高识别能力,养生节目最终必将步入正轨。

  《“五老”评热点》是光明网最新推出的一档有声互动节目,聚焦当前社会发展、社会主义核心体系建设中的热门话题,邀请“五老”(即老干部、老战士、老专家、老教授、老模范),以“有声评论”的方式,理论联系实际地进行深入解读。

  如果您也是“五老”中的一员,愿意与网友分享自己对于新闻事件的看法,欢迎将您的个人简介及联系方式发送至,我们将及时回复您的来信。

很赞哦!